新闻视界

第三方美妆测评的“红”与“黑”

自媒体视频一方面降低了公众接触专业知识的门槛,一方面以生动的形式丰富了知识表达的手法,将硬性指标数据转化成主观体验,因此特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近日,第三方评测机构“老爸评测”发布视频称,某电商平台“紫花地丁旗舰店”销售的“百年康御堂”旗下两款消字号产品“紫花地丁透皮抑菌膏(成人装)”和“紫花地丁草本原液抑菌膏(婴幼儿童装)”,含有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消息一经曝光,“紫花地丁旗舰店”迅速下架全部商品。


第三方美妆测评的“红”与“黑” 未命名 第1张


通过对产品测试评级,衡量其质量、效用等市场价值,第三方消费测评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参考,还可以监督企业,倒逼企业商家进行产品生产及运营的调整。消费升级推动需求端对品质的进阶要求,以产品测评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方消费测评IP应运而生,以视频的形式触达消费者,成为各平台“种草”“拔草”的参照。

“第三方”:

专业测评还是变相宣传

众多报道指出,目前相关部门对第三方开展测评服务没有从业资质、准入门槛的规定,且缺乏统一的评测标准,不同机构评测出来的结果因人而异。对此,第三方消费测评机构不能直接对问题产品下定论,需按照法律程序提交证据。

关于“老爸评测”对“紫花地丁旗舰店”产品测评的结果,相关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虽然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具有检验资质的独立机构,但并非行政机关,并不具有抽样检验行政执法的权限,所以其单方接受委托进行的实验所产生的结果并不能直接作为法律认可涉事产品中含有禁止添加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的直接证据,但可以作为初步证据提交至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行政机构反映,促使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及相关行政机构对此事向进行查处。”

据了解,“老爸评测”公司就“紫花地丁抑菌膏违法添加激素”一事向江西省卫健委举报,对方答复称“将于15天内受理,60天内办结”。

与开大美颜滤镜的短视频或剧情式广告相比,测评视频通常有大量数据铺垫,以科普、真实、干货吸引来的用户一般是忠实粉丝。发展至今,“老爸评测”全网粉丝量已达数千万+,“老爸评测”视频底下的留言都是“求测某某某膏霜”“某某某产品效果如何”等,关于产品安全与功效的咨询。

基于广大用户的信任,“老爸测评”推介的产品也是在第三方测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展示产品的实验检测报告、委托第三方审核机构查看生产记录、分析志愿者功效实验数据等方法,为产品评定功效。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测评IP也面临着质疑: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怎么保证产品评测的公平公正公开?业内人士指出,自定标准、评测方法不专业是第三方测评行业目前存在的最大乱象。同时,以测评为理由找机构“黑”竞争对手的情况时有发生,给行业埋下虚假测评、不正当竞争的隐患。广东省公布2020年查处的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当中,“小红花测评”就因商业诋毁被罚10万元上榜。


第三方美妆测评的“红”与“黑” 未命名 第2张


图源自网络

专业人士分析到:“收取排名费为个别商家广告宣传的,可以视为广告经营者;既测评又卖产品的,也可以视为广告主。如果广告经营者或广告主存在违法或虚假行为,根据广告法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给予行政处罚;消费者也可以追究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民事责任。”

大数据解析、产业链知识破壁,正成为全媒体时代的新现象。短视频平台有巨大的传播效力,第三方消费测评视频依托网络提供的丰富便捷技术手段,让科学的普及与共享成为可能。

追逐热点:

美妆测评的“红”与“黑”

第三方消费测评延伸到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垂直领域的博主用测评视频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内容。其中,美妆产品的测评在垂直分类中占比最大,是品牌植入、推广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消费者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收看美妆类视频的占比较大。

在小红书上,与“测评”相关的内容有203万+篇笔记。飞瓜数据显示,美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注重产品的成分和功效,因此有美妆专业基础的播主更受粉丝信任,前三季度抖音的美妆市场中,81%的销售额来自垂类播主。美妆博主从自己本身的肌肤问题出发,测评各类美妆产品的效果,以及对产品成分的宣讲;部分博主会与评测机构深入合作,评测产品的有效性。

随着成分党规模的逐渐扩大,不少博主打着“配方师”的旗号做测评,通过分析成分表引导消费者进行购买。不少品牌方在成分表上面做“漂亮功夫”,与第三方机构或测评博主进行利益绑定,多渠道合作宣传。但护肤品的好坏及有效性不是一张成分表能判定的,还需要从成分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从整体配方、工艺及临床实验的专业解释出发。

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部分美妆测评博主因打假网红产品被告上法庭。如抖音博主@阿纯是质量测评家,曾多次因在视频中曝光产品的虚假宣传被品牌方控诉,在法院判决之后,以“品牌全网代理渠道均下架涉案产品”收场。


第三方美妆测评的“红”与“黑” 未命名 第3张


也有不少声音表示:打假后带货是博主惯用套路。由于主体的盈利性,非独立公正的测评结果不仅给消费者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品牌的良性发展。因此,对互联网及测评行业进行法治化系统治理,夯实主体责任的同时,完善落实公益诉讼制度,引导消费测评通往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向。

测评短视频走红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局限性。内容制作团队的专业程度以及消费者自身对于产品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都会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

某护肤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不可避免的存在小部分团队向消费传递不专业且片面的产品知识和内容。当消费者接受了不专业的知识教育和普及,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产品的研发。品牌方要始终坚持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产品为导向,不盲目追求短暂的热度,用科学的研发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受《广告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规制,加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配套体系,化妆品产业链得到法治规范。测评机构、企业与网络主体的自觉,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因素。

美妆测评视频能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研发的过程,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研发理念、设计思路,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消费者也能理性地看待产品的成分、作用原理和功效。不要让虚假测评的不正之风,压垮“第三方”的科学公正。

参考资料:

1. 中国网消费频道,《紫花地丁抑菌膏被指违法添加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 检出值超“大头娃娃抑菌霜”三倍》;

2. 传媒茶话会,《“黑包公”变“黑公关”?变了味儿的第三方消费测评》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