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家庭健身器材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们越发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健身运动中。居家健身因其便捷性和灵活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也促使家庭健身器材行业对消费者需求以及用户痛点的科技产品研究投入越来越大。
从市场数据来看,家庭健身器材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根据《2025健康与健身俱乐部行业报告》指出,全球健身器材占市场份额最大占比60.44%,实现613.2亿美元的规模。而在国内,市场规模同样增长迅速,众多品牌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如今,智能壶铃、太极超临界缓震护膝跑步机、便携式按摩仪等品类倍受欢迎,有技术加持的智能化家用健身器材已成为市场主流。
众多优秀品牌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不断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成果斐然。在软件层面,AI技术在各大品牌APP中的应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从智能课程编排、实时动作捕捉与纠错,到个性化运动课程计划生成和体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居家健身体验,使其更科学、更高效、更有趣。在硬件层面,同样硕果累累, 新型缓震护膝技术、更精准的电磁/液压阻力调节系统、创新的折叠收纳结构、以及提升耐用性的材料科技等众多针对硬件产品的技术研发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产品迭代。对于喜欢居家运动的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能在家中享受到日益媲美健身房的专业级、智能化、且更贴合个人需求的健身体验。
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个别品牌为追求短期利益,陷入了 “营销信任危机”,各种虚假宣传的声音在网络此起彼伏。
近日某品牌的椭圆机E2产品宣传页明确标注步距为 480mm,还着重强调此步距符合亚洲人体工学原理,对使用者极为有利。但经第三方多次实际测量,该椭圆机的步距仅为 400mm,缩水幅度高达 16%,远超行业普遍允许的 5% 误差范围。其实这样的步距虚标情况,我们通过2个方法可以实现自测,当收到商品时,有2种方法自测,一种是踏板最大间距是两个踏板距离最远时,测量两个踏板同一个点的直线距离,这里我们选择踏板中点,这个值就是步距。另一种则是通过测量曲柄直径,这个最方便,找到转盘上这个轴承的位置,然后以这个点测量到转盘圆心的距离就是半径×2,就是曲柄直径,也是步距。
另外,其热销的跑步机M5 ultra的“零重力”减震技术同样深陷虚假宣传风波,该产品宣称采用零重力减震技术,给消费者营造出高科技护膝的印象。然而,打假人士实测后发现,支撑跑板的仅是普通跑步机常用的橡胶柱,外部套着砖型硅胶套,根本无法实现零重力减震效果,所谓的 “零重力” 技术并无任何科技属性。更令人咋舌的是,据网络媒体发布内容显示,电商页面显示与之合作的吕铮,求证时发现却未有过直接联系的公开信息。
“家庭健身器材承载着亿万家庭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一位行业资深专家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家企业的诚信经营和对品质的敬畏。 个别现象警示我们,自律与诚信建设永远在路上。
家庭健身器材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品牌方坚守诚信底线,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继续乘国家“体育管理年”之东风,以创新为引擎,以品质为生命,以诚信为基石,与广大消费者携手同行,共同营造安全、放心、愉悦的家庭健身环境,让科学健身之光照亮每一个家庭,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